2019年第五期

本報訊(記者 孫琦蕾)4月26日,中國水產行業頂級盛會——2019第三屆中國水產科技大會于通威國際中心隆重啟幕。本屆大會是在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局、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中國林牧漁業經濟學會、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的指導下,由中國漁業協會主辦,通威傳媒承辦。本次大會高舉“科技賦能 創新驅動 質量興漁”大旗,展示前沿成果,分享科研與實戰成果,來自400多個企業和單位的漁業主管部門領導、行業專家、龍頭企業領袖、水產行業精英等超800位重磅嘉賓齊聚蓉城,共謀行業發展,會議規格和規模均超往屆,被業界稱作“水產界的達沃斯論壇”。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劉棟棟傾情主持盛會。
大會現場
作為覆蓋原料、飼料、種苗、動保、養殖、設施設備、加工、銷售等水產行業全產業鏈的科技盛宴,本次大會匯聚了來自國內外水產行業的頂級嘉賓陣容,中國科學院院士朱作言,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原局長、中國漁業協會會長趙興武,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副巡視員江開勇,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黨委書記張鋒,四川省委農辦主任,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楊秀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長崔和,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孫文志,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鄧偉,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戈賢平,國家蝦蟹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何建國,蘇州大學基礎醫學與生物科學學院教授葉元土,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解綬啟,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副院長溫海深,江蘇中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錢曉明,四川省水產局副局長漆乾余,通威集團禚玉嬌總裁,通威股份謝毅董事,通威股份嚴虎副董事長,通威股份郭異忠總裁,通威集團副總裁黃其剛,通威股份總裁助理劉輝芬等領導悉數出席。
作為本屆論壇的亮點,4月27日,大會首次在通威國際中心舉辦分論壇,來自漁業主管部門領導、專家學者、龍頭企業領袖、水產行業精英近500名代表出席。4場分論壇主題分別為水產種苗、動保,水產養殖新模式暨黑匣子循環水養殖,水產動物營養及“品魚論漁、安字當先”。分論壇采用重點發言和互動相結合的形式,參會嘉賓圍繞相關主題,進行了富有成果的熱烈討論和交流。
領導之聲
四川省委農辦主任,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楊秀彬
通威是全球水產科技創新的引領者
2018年全省水產業產量、產值穩步增長,水產品總產量達到153萬噸、漁業經濟總產值超過440億元。養殖結構逐步優化,109縣完成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編制,小龍蝦、中華鱉、泥鰍等名優水產品產量比重達27%。以通威集團為代表的水產龍頭企業,是四川水產科技創新的先行者、引領者,引領飼料研發養殖模式的轉型,帶動了全省水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農業出路在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本屆大會匯聚了行業智慧與力量,增強了行業發展動力。
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
中國漁業技術應用在幾十年前就走在了全球前列
縱觀過去十余年,水產和光伏行業都在快速發展,但我們常說,參與全球市場競爭的“奧林匹克運動”中,人們只會記得“金牌、銀牌、銅牌”,第一名真正引領行業發展,第二名有后續再造能力,第三名變成陪練,第四名被淘汰,每一個行業、每一個模式都是如此。事實上,中國漁業技術應用在幾十年前就走在了全球前列,如何在未來的10-20年間在魚類選育、養殖等過程中將可持續化、清潔化、綠色化、無公害化做得更好,是值得行業思考的問題。劉漢元主席指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能夠改變環境和資源的重要措施是轉變能源消費方式,光伏太陽能發電是人類未來最可持續、沒有時間界限的能源利用方式。未來,人類可以生活在擁有可持續、可再生清潔能源環境的永續發展時代,這是人類步入文明時代的新里程碑,這也值得我們身處這個行業的每一個人感到驕傲和自豪。
通威股份謝毅董事
新能源反哺農業 為客戶創造價值
近年來,在環保風暴、食品安全、極端天氣以及貿易摩擦等綜合因素下,水產業各環節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截止今年一季度,全國多地水產主養區面臨巨大存塘壓力,雖然近期略有回升的行情,但是壓力依然巨大。面對眼前的困難,通威愿與客戶、與伙伴、與中國水產人同舟共濟、共同進退,變困難為機遇,變壓力為動力,知難而進、迎難而上!一個通威品牌、兩大核心產業,和諧共生、協同發展。通威也將拿出“新能源反哺農業”的戰略決心和魄力,以科技打造核心競爭力,為客戶創造價值,讓利客戶、讓利養殖戶、讓利經銷商,攜手伙伴、共渡難關。通威在37年前成立之初,就把與供應商、與合作伙伴的合作共贏放到第一位。未來,通威愿意與大家攜手共進,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詳細報道緊轉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