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第六期

作為全球綠色農業與綠色能源的領軍企業,38年來,通威集團充分履行社會責任,積極推動自然環境保護和人類可持續發展。在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的高度重視下,2020年,通威集團三度挺進青藏無人區,捐建30KW離網光伏發電系統,為長江源水生態環境保護站及其附屬的驛站供電,持續推動長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工作。5月6日,捐贈的離網光伏系統組件從通威太陽能(合肥)有限公司成功發車,26日調試成功,通威綠色能源將再度點亮世界屋脊!記者 李天宇
通威集團三度挺進青藏無人區捐贈行動
2018年4月 通威集團首次挺進青藏無人區,向“青藏綠色驛站”公益捐贈三套離網光伏發電系統,為驛站電力運行提供保障,用綠色清潔能源點亮青藏“無人區”。
2019年4月 通威集團二度挺進青藏無人區,為“長江源班德湖野生動物觀測站”捐贈十余套離網光伏發電系統,為高海拔地區的野生動物觀測站提供清潔的光伏電力。
2020年5月 通威集團三度挺進青藏無人區,捐建30KW離網光伏發電系統,為長江源水生態環境保護站及其附屬的驛站送去清潔電能。
通威擔當
連續三年向青藏高原輸送綠色能源
長江源水生態環境保護站位于長江源最源頭的沱沱河畔,海拔達4540米,是長江源第一座民間自然保護站,也是生態環境保護的中心站。常年以來,保護站以及附屬的長江源大氣監測站、長江1號郵局作為高原綠色使者,致力于通過志愿者的長期服務,守護著青藏線兩側的自然環境,清理青藏公路沿線垃圾,宣傳青藏高原生態資源及環境保護。然而,由于高寒、高海拔的自然環境,保護站供電困難,國家電力的接入將耗費大量人力和物力。
長江源水生態環境保護站創建者——四川省綠色江河環境保護促進會會長楊欣表示,通威集團支持綠色江河的長江源生態環境保護項目已經進入第三個年頭:2018、2019年,通威向青藏綠色驛站捐贈三套離網光伏發電系統,以及向班德湖野生動物觀測站捐贈十余套離網光伏發電系統,有效解決了長期困擾驛站的用電問題并促成班德湖全方位監控系統的運轉,阻止偷獵和鳥蛋盜撿者進入該區域,使得長江源班德湖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保護。此次捐建的30KW離網光伏發電系統,將有效解決保護站及其附屬功能設施正常運行的瓶頸問題,為環保工作帶來一場“及時雨”,使保護站能夠更好地為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服務。
長江源水生態環境保護站
挑戰高原
克服惡劣氣候 順利完成調試
本次捐贈中,通威太陽能提供的多晶組件,建成后可完全滿足長江源水生態環境保護站以及附屬功能設施的生活用電需求。5月6日,離網光伏系統組件從通威太陽能(合肥)有限公司成功發車,于5月8日抵達格爾木,15日開始進行第一組支架安裝,26日全部安裝工作順利完成,成功發電。為保證太陽能組件遠程運輸的品質安全,通威太陽能合肥公司提前定制了組件專用木箱,箱內填充EPE減震,大幅降低了運輸顛簸對產品的影響。
參與本次項目建設的工作人員介紹,因地處青藏無人區,晝夜溫差極大,住所內熱水供應并不充足;每天日照時間長達10多個小時,陽光紫外線強;同時,高原風大,多日的高強度室外工作,使項目建設的工作人員嘴唇皸裂;硬化的土質地面使得挖溝等施工作業遭遇重重阻隔。最大的挑戰是缺氧,工作人員搬運工具和大型物件非常疲勞,勞動強度稍大就會氣喘吁吁。為此,工程隊加班加點,同時與參與保護站修建和維護的四川省綠色江河環境保護促進會積極協作,保證工程進度的順利完成。隨著“長江源水生態環境保護站”光伏系統調試成功,通威綠色能源將再次點亮長江源。
新聞背景
長江源水生態環境保護站
2011年,綠色江河啟動“長江生態環境保護行動”,在長江正源沱沱河建立中國民間第一座自然保護站——長江源水生態環境保護站,通過志愿者招募和系列生態項目尤其垃圾項目的實施,將有力緩解長江水源垃圾污染狀況,為高原牧區的垃圾收運和處置做出示范。
長江源大氣監測站
長江源大氣監測站是由青海省生態環保廳建設,綠色江河管理,是萬里長江上的第一座大氣監測站,配備氣象及大氣監測設備,重點監測長江源地區的PM10和PM2.5。通過大氣監測設備的持續運轉監測,隨時掌握長江的大氣污染情況,同時與長江流域其他區域的大氣監測站數據比較,了解長江源頭地區的污染與長江中下游的比較。
長江1號郵局
由中華環保基金會、中國郵政總公司青海分公司、綠色江河發起,于2016年在長江正源沱沱河畔建立“長江1號”主題郵局,這是世界首個以河流排序命名的主題郵局。郵局在提供郵政基礎服務的同時,借助互聯網連線,實現長江6000公里干流的互動,把所有長江主題郵局的景觀和氣象、大氣(PM2.5)信息等影像和數據資料鏈接分享,讓公眾認識長江,保護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