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二期

(上接第一版)
通威底氣
綠色光伏的絕對實力
通威集團從2006年開始進入到光伏領域,經過15年的快速成長,在硅料和電池片領域均成長為龍頭企業。這是通威集團能夠早于其他新能源企業拿出領先的碳中和規劃的底氣所在。
截至2020年底,通威旗下永祥股份擁有樂山、包頭、保山三大生產基地,形成8萬噸高純晶硅產能,出貨量已位居全球第一;在電池片領域,通威太陽能擁有合肥、雙流、眉山、金堂四大基地,電池產能達到了27.5GW,連續4年成為全球產能規模和出貨量最大、盈利能力最強的太陽能電池企業;在產業鏈終端,通威新能源將光伏發電與現代漁業有機融合,于全球首創“漁光一體”發展模式,有著超2GW的并網體量,且規模不斷擴大。
在光伏多個領域有著絕對實力的通威集團,把綠色低碳化發展理念貫徹到了每個環節之中。精細化管理,點點滴滴落實,是通威集團領先實現碳中和的有力保障。
在產業鏈上游,永祥股份各生產基地選址時就優先考慮鄰近可再生能源資源富集地區,以促進當地綠色電力消納,如四川、云南等地擁有豐富的水電資源,以綠色水電培育綠色產業。與此同時,通過多年技術積累和科研創新,永祥股份已形成完整的化工與新能源結合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實現了提質降耗,各項指標行業領先。
在產業鏈中游,通威太陽能早在2017年就已榮獲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頒發的碳足跡認證證書,產品從原材料、生產制造到整個產品生命周期都已實現綠色清潔、低碳環保。并且,通過實施綠色供應商管理、加強供應鏈信息溝通和共享等舉措,通威太陽能號召產業鏈所有供應商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環境,推動光伏行業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發展。
以每100MW光伏電站年設計發電量1.2億度電折算,截至目前,通威已生產的光伏電池可以發電超過600億度/年,能夠滿足4354萬戶城鄉家庭用電需求,相當于種植闊葉林146639公頃,年節約標準煤195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343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1922噸,減排成效顯著。通威碳中和的努力,已經在全球各地開花結果。
通威各新能源基地利用工廠辦公室樓頂、停車站安裝光伏發電系統
通威標桿
國際道義背后的產業支撐
2020年9月2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這是中國向全球首次明確實現碳中和的時間點。我國的這一表態,領先于國際上公認的時間節點,體現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氣魄與擔當。
“過去兩三年,中國非化石能源占比每年增加1到1.5個百分點,‘十四五’期間,每年可能增長1.5到2個百分點,按此發展曲線,中國可能提前實現碳中和目標。從前瞻性上看,中國占據了道義上的國際制高點,從經濟性上看,有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作為支撐和保障,這值得我們共同為之努力?!眲h元說到。
本次通威提出2023年實現碳中和的規劃目標,比我國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國家目標整整提前了37年!這代表著通威在新能源領域與綠色低碳發展方面的強大實力,更代表著整個新能源行業對于支撐國家實現碳目標承諾的信心與決心。
通威集團以光伏制造和光伏發電領域的強大實力,向全國人民表了態,更向世界各國傳遞了強烈信號。全球碳中和看中國,中國碳中和看新能源,新能源企業看通威!
未來3年,通威在碳中和之路上將會如何踐行規劃、推動能源革命,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