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第六期

望眼通威,猶如一棵生長40年的樹,已枝繁葉茂、碩果累累。
40年來,通威在劉漢元先生帶領下,風雨兼程,初心如磐,一路見證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也見證中國市場經濟和民營經濟的發展,更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可圈可點,可喜可賀!
尤為引人矚目的是通威的成長之路:從農業到新能源,承前啟后、雙輪驅動,卻又高效協同、相輔相成;形成的創新發展模式,獨具特色、另辟蹊徑,卻又成就樣本、可以攻玉。
40載通威提供的寶貴經驗至少有兩條,一是不改初心、一往無前的長期主義;二是持續創新和前瞻的企業家精神。
長期主義是一個熱詞,但事實上它作為一種價值觀,早就已經深入改革開放的進程和市場經濟的精髓了。
做投資需要堅守長期主義,做企業更是如此。
長期主義是一種格局,需要企業家登高望遠,保持戰略定力,沿著既定方向深耕細作,日積月累;也需要企業家保持清醒,審時度勢,與時代同頻,順勢而為;還需要企業家保持創業的熱忱,拒絕零和游戲,去創造真正的價值,不斷重塑企業的動態護城河。
改革開放以來,像通威這樣的民營企業,40載櫛風沐雨,在市場經濟的歷練中,大浪淘沙,茁壯成長,正是堅守長期主義結出的碩果。
所謂通威,通力合作、威力無窮,為了生活更美好,這樣的企業核心理念和品牌價值觀,一以貫之,從未改變。
直到如今,農業方面,通威是全球最大的水產飼料生產企業,市場占有率連續20余年全國領先;新能源方面,通威的高純晶硅和電池片產能,全面超越競爭對手,位居全球第一。
而雙主業都有同一個品牌定位,就是綠色——農業是綠色的農業,新能源是綠色的新能源。這個品牌定位,初心如磐,越擦越亮,越做越強,正是通威崛起的成功之道。
在時代的潮流中急流勇進,精準把握時代機遇,自始至終堅守最初的情懷和理想,彰顯一如既往的企業家精神。而企業家精神的本質,是創新。
企業家的創新精神,是市場經濟的創富源泉,也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縱觀改革開放以來,正是像劉漢元先生這樣的一大批優秀企業家在市場經濟中充分涌流、脫穎而出,才有一大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不斷涌現,才有各行各業的繁榮和經濟發展的高速增長。
所以,中央也以專門文件明確企業家精神的價值,要求“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
通威是中國民營企業中企業家精神充分綻放的一個樣本。從“網箱流水養魚”到魚飼料,從多晶硅到電池片,從健康安全食品的農業產業鏈,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光伏新能源產業鏈,這里有企業家冒險的精神、工匠的精神、堅韌不拔的精神、合作開放的精神,歸根結底是企業家創業創新的精神。
通威40年,寫下了企業精彩不斷的創業史,也鋪就企業前程無量的康莊大道。而中國的市場經濟發展,也進入到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入到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這個全新的時代,更加需要長期主義的堅守,更加需要企業家創新精神的充分涌流。
祝福通威,在劉漢元先生帶領下,不改初心,進無止境,奔赴遠大前程!風華正茂,全新啟程,期待通威未來更精彩!
(作者為每日經濟新聞董事長、總編輯 聞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