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三期

3月1日,全國兩會劉漢元代表媒體見面會在成都成功舉行。《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新華網、人民網、中國新聞社等中央駐川和川內的近40家主流權威媒體齊聚通威。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出席見面會,并與媒體記者就中國光伏產業良性發展、支撐雙碳目標落地、優化儲能發展模式、大力發展抽水蓄能等方面深入交流。
鐘繼輝/文
光伏產業如何助推“雙碳”目標實現是關注的熱點,對此,劉漢元代表表示,在實現“雙碳”進程中,化石能源消費量會大大下降,作為基礎能源應用的量幾乎會下降到約等于零。綜合對比分析,光伏發電可能是未來一次能源的主要來源。研究報告顯示,光伏發電將在未來一次能源中最低占30-40%,最高占60-70%,是未來占比最高的能源。中國光伏產業經過十余年發展,規模、成本、市場都處于世界領先地位。2022年,中國高純晶硅全球占比達90%,硅棒、硅片占比97%,組件占比75%到80%。
劉漢元主席現場回答媒體提問
針對抽水蓄能在可再生能源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劉漢元代表表示,抽水蓄能是目前技術最成熟、經濟性最優、最具大規模開發條件的儲能方式,儲能成本在0.21-0.25元/KWh,相較其他技術成本最低。對我國而言,占國土面積僅1%的浙江就有3200個潛在站點,具備1.1萬GWh儲能容量,足以支撐我國構建100%可再生能源電力系統。我國有條件像興建大型水利設施那樣,集中精力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間,集中開工建設抽水蓄能項目,用5到10年時間基本全部完成,率先構建起我國以抽水蓄能為主,電化學和其他儲能方式為輔的儲能系統,有力支撐我國打造新型電力系統,助力能源轉型。
關于四川發揮水電優勢,降低光伏企業電價成本,提升全球競爭力方面,劉漢元代表表示,四川資源稟賦突出,不僅水電資源富集,甘阿涼和攀西地區還擁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具備打造世界級清潔能源基地的良好條件。有了產業和資源的支持,加快實現水光風儲多能互補,推動川渝能源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將有力推動四川高質量發展、生態發展、綠色發展,使四川有條件在“十四五”“十五五”和整個碳中和路徑上走在全國前列。
對于民營經濟在激活中國經濟活力過程中的價值,劉漢元代表指出,改革開放40多年來,營造了尊重知識、尊重財富、尊重經濟的時期。讓大家放開了手腳,解放了思想,使中國經濟從很低的水平,逐漸發展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此過程中,對創新產品、就業市場和企業以及企業家的認可鼓勵,使企業家的積極性、創造性得到廣泛釋放,迸發出了巨大的力量。如今,尊重知識、尊重創新、尊重社會各主體,保護大家的積極性,認可大家的價值,再一次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這些共識的形成、信心的打造,將有助于中國經濟持續向好或者繼續向好十年、二十年或更長時間。
劉漢元主席與媒體朋友們合影留念
自1998年九屆全國政協一次會議以來,26年來,劉漢元代表始終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認真履行職能,切實深入基層實地調研,積極建言資政,通過兩會期間的議案、發言,參與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建設、發展的熱點議題,充分反映社情民意,前后共提交提案、議案、大會發言100余份,連續多年為中國光伏產業健康發展、能源轉型鼓與呼。今年兩會期間,劉漢元代表將充分履行全國人大代表建言資政的職能,圍繞優先保障硅能源產業用電需求、優化儲能發展模式、大力發展抽水蓄能、支持水面光伏項目發展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