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四期

3月3日,通威集團全國兩會媒體見面會在北京成功舉行。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出席見面會,并與媒體記者就建議設立十萬億股市平準基金和十萬億樓市穩定基金;支持我國“新三樣”產業鏈出海,助力人民幣國際化;加快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構建中國主導的供應鏈ESG審核標準體系等方面深入交流。《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國新聞社、人民網、新華網、《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證券報》、《證券日報》、彭博社等60余家國內外權威媒體代表現場參會。
以光伏產品為代表的中國“新三樣”成為關注熱點,對此,劉漢元主席表示,怎樣的方式能夠使中國制造的產品出海時,更加能夠被理解、被接受,與所在國家經濟發展能夠更好協同、相輔相成,成為“新三樣”出海要思考的問題。可以根據不同國家、地區,不同制造業產業鏈供應鏈情況,控制好節奏,既支撐中國產品繼續走出去,又能夠使具備條件的國家和地區適當把就業、制造產業發展起來,實現中國和所在區域的相互協同發展。
對于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問題,劉漢元主席表示,新時期的民營經濟更有機會、更當其時,應該更加放手大力發展。在此過程中,既需要民營企業主體甩開膀子加油干,也需要社會方方面面創造寬松、良好的輿論環境,真正正確理解各種所有制經濟形式都是中國過去、現在和未來高質量發展的必須和重要組成部分。
3月5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當晚,央視《新聞聯播》對開幕會進行了詳細報道,并播出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現場參會畫面。兩會期間,劉漢元主席充分履行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建言資政的職責,圍繞設立十萬億股市平準基金和十萬億樓市穩定基金;加大力度支持我國“新三樣”產業鏈出海,助力人民幣國際化;加快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議,為我國新能源產業和經濟社會發展“鼓與呼”。
自1998年九屆全國政協一次會議以來,28年來,劉漢元主席始終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認真履行職能,切實深入基層實地調研,積極建言資政,通過兩會期間的建議、發言,參與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建設、發展的熱點議題,充分反映社情民意,前后共提交提案、建議、大會發言百余份,積極為中國民營經濟和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鼓與呼”,相關合理建議受到《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國新聞社、人民網、新華網、《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彭博社等國內外主流權威媒體的廣泛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