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元董事長當選為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
2004-12-24
作者:通威
本報訊(記者凌寒)“這次中央統戰部和全國工商聯大張旗鼓地評選‘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使我們民營企業家備受鼓舞,能夠成為其中的一員,我們感到非常高興。”12月24日,“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建設者”表彰大會在京隆重舉行。通威劉漢元董事長獲得該榮譽并出席頒獎大會。之前,劉董事長在接受《中華工商時報》采訪時闡述了上述觀點。
24日,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中央統戰部部長劉延東、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親切會見了獲獎者并與大家合影留念。
期間,中央電視臺“對話”欄目對獲獎者進行了訪談。劉漢元董事長作為獲獎民營企業家之一全程參與了拍攝并發言。在談到通威與中國水產同步成長的歷程時,劉董事長列舉了一系列翔實的數據來予以說明,他回憶到,1954年,我國水產品總產量僅為200多萬噸,到1983年我們開始創業時,全國水產行業水產品總量是400多萬噸。去年這一數字已經猛增到4300多萬噸,今年將達到4500余萬噸。
劉董事長說,中國已名副其實地成為全世界水產品養殖第一大國,人均水產品占有量已從1978年的4.78公斤提高到目前超過40公斤,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而通威集團年產各種魚飼料占全國總產量的8-10%,是全國最大的水產飼料生產企業。所以,我們為通威能夠與國家飛速發展的水產養殖業一同成長,能夠為國家的水產業作出較大的貢獻,能夠為國家經濟發展和廣大農民增產增收做一點工作,感到十分欣慰,而能夠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同和褒獎,這是欣慰之上再添一層欣慰!
在接受《中華工商時報》采訪時,劉董事長還指出,多年以來,民營企業已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生力軍,在一些領域內甚至稱得上主力軍。現在,從黨的政策上、理論上、輿論上,都明確認定民營企業家是當之無愧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這就使得我國民營經濟有了新的、更高的發展平臺。
在談到社會各界應如何看待民營企業家群體時,劉董事長指出,對為祖國繁榮富強貢獻力量的社會各階層的人們,包括民營企業家群體,我們都要團結,對他們的創業精神都要鼓勵,對他們的合法權益都要保護,對他們的優秀分子都要表彰,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嶄新局面。
24日,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中央統戰部部長劉延東、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親切會見了獲獎者并與大家合影留念。
期間,中央電視臺“對話”欄目對獲獎者進行了訪談。劉漢元董事長作為獲獎民營企業家之一全程參與了拍攝并發言。在談到通威與中國水產同步成長的歷程時,劉董事長列舉了一系列翔實的數據來予以說明,他回憶到,1954年,我國水產品總產量僅為200多萬噸,到1983年我們開始創業時,全國水產行業水產品總量是400多萬噸。去年這一數字已經猛增到4300多萬噸,今年將達到4500余萬噸。
劉董事長說,中國已名副其實地成為全世界水產品養殖第一大國,人均水產品占有量已從1978年的4.78公斤提高到目前超過40公斤,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而通威集團年產各種魚飼料占全國總產量的8-10%,是全國最大的水產飼料生產企業。所以,我們為通威能夠與國家飛速發展的水產養殖業一同成長,能夠為國家的水產業作出較大的貢獻,能夠為國家經濟發展和廣大農民增產增收做一點工作,感到十分欣慰,而能夠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同和褒獎,這是欣慰之上再添一層欣慰!
在接受《中華工商時報》采訪時,劉董事長還指出,多年以來,民營企業已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生力軍,在一些領域內甚至稱得上主力軍。現在,從黨的政策上、理論上、輿論上,都明確認定民營企業家是當之無愧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這就使得我國民營經濟有了新的、更高的發展平臺。
在談到社會各界應如何看待民營企業家群體時,劉董事長指出,對為祖國繁榮富強貢獻力量的社會各階層的人們,包括民營企業家群體,我們都要團結,對他們的創業精神都要鼓勵,對他們的合法權益都要保護,對他們的優秀分子都要表彰,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