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7
作者:廖彬竹 安振旺
11月21-23日,由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上海市太陽能學會主辦的“2024年第二十屆中國太陽級硅及光伏發電研討會”在深圳召開。本次研討會是我國硅材料及光伏發電領域最重要的學術會議之一。22日,分會場“高效(HJT&BC&TOPCon)電池的先進封裝材料解決方案”與“疊層電池技術與智能裝備進展”同期舉行。
通威股份光伏技術中心部長助理丁常林、主任工程師胡逾超博士出席參會,并在多個分會場作專題演講。向全行業分享通威關于材料、鈣鈦礦/晶硅疊層等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 丁常林部長助理在主題演講《高效高可靠性異質結組件封裝設計研究》中介紹到,異質結太陽電池作為晶硅由p型向n型技術轉型中的重要技術,以其高轉換效率、高雙面率以及低溫度系數等特點,備受光伏企業的關注。目前,通威異質結組件批次平均功率已達到740W+,轉換效率達到23.8%,并在0BB互聯技術、耐紫外、耐濕熱等可靠性均取得突破,持續推動異質結技術發展。
丁常林部長作專題演講
在“疊層電池技術與智能裝備進展”分會場中,胡逾超博士作《商業晶硅/鈣鈦礦疊層電池的量產技術》專題演講并指出,鈣鈦礦-硅疊層電池技術是通威太陽能電池技術儲備的重要方向,通威以量產作為疊層電池研發的根本目標,選擇兼容現有異質結產線的疊層技術路線,針對量產電池設計、制備工藝、提效技術、金屬化以及組件技術進行了系統性研發,實現210半片鈣鈦礦-異質結疊層電池效率突破26.13%,標準66版型疊層組件首件下線。胡逾超博士表示,未來疊層電池的研發重點將在于可靠性、組件、無銀化三方面。
胡逾超博士作專題演講
科技創新,通威基因。通威目前已搭建行業領先的完備的研發平臺,涵蓋幾乎所有太陽能電池、組件的主流未來技術。未來憑借全球創新研發中心這一強大研發平臺,通威將持續深化光伏技術的研發工作,攻克關鍵核心技術難關,積極培育新的生產力,以助力實現“雙碳”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