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2
作者:鐘繼輝
3月11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勝利閉幕。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充分履行建言資政職能,針對設立十萬億股市平準基金和十萬億樓市穩定基金;支持我國“新三樣”產業鏈出海,助力人民幣國際化;加快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構建中國主導的供應鏈ESG審核標準體系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議,受到《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國新聞社、央廣網、《中華工商時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新京報》、《中國證券報》等百余家主流權威媒體的廣泛關注。
《人民日報》數字傳播
今年全國兩會,《人民日報》數字傳播推出“2025年全國兩會特別策劃”欄目。3月7日,該欄目推出《全國人大代表劉漢元:支持我國“新三樣”產業鏈出海》報道,聚焦劉漢元主席兩會建議。報道指出,以光伏產品為代表的中國“新三樣”成為今年全國兩會的關注熱點。對此,劉漢元主席表示,近年來,“新三樣”成為我國出口新名片。在“新三樣”中,光伏產業實現能源生產方式的完整改變,新能源汽車實現交通方式轉型,動力電池、儲能電池解決能源轉型過程中的不穩定問題。這三樣結合起來,有效地相互聯手、相互協同,一起出海。
新華社客戶端
3月5日,新華社客戶端以《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加強科研創新 推動“新三樣”全產業鏈走出去》為題,推出專題報道。報道中,劉漢元主席表示,中國的光伏企業要進一步加強科技研發創新,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議加大政策推動力度,搭建“新三樣”跨境貿易信息共享平臺,推動中國“新三樣”全產業鏈集體走出去。用AI為新型電力系統賦能,加強跨領域合作和創新,推動AI技術與可再生能源、儲能、電動車深度融合,助力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與發展。
央視
CCTV-1《新聞聯播》播出
劉漢元主席參加今年全國兩會畫面
CCTV-2播出劉漢元主席接受采訪畫面
CCTV-4播出劉漢元主席接受采訪畫面
3月5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當晚,央視《新聞聯播》對開幕會進行了詳細報道,并播出了劉漢元主席現場參會畫面。全國兩會期間,劉漢元主席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認真履行職能,圍繞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建設、發展的熱點議題,充分反映社情民意,積極建言資政,多次受到CCTV-1、CCTV-2、CCTV-4等央視各頻道聚焦。
人民網
3月4日,人民網推出《劉漢元代表:建議支持我國“新三樣”出海》報道。劉漢元主席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建議政府積極引導,加大政策驅動力度,推動中國“新三樣”產品走出去、產線走出去、技術走出去、人才走出去、服務走出去、EPC走出去,全產業鏈集體走出去,有力支撐并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新三樣”產業鏈出海過程中,不但能加快發達國家能源轉型步伐,還能幫助“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廣大欠發達國家跨過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一步踏入可持續發展的快車道,推動全球能源體系轉型升級。
央廣網
3月10日,央廣網客戶端推出《2025聽兩會丨全國人大代表劉漢元:健全追溯機制 將綠證納入產品碳足跡計算》報道。報道指出,目前,在部分國際貿易中,中國綠證同樣未被納入產品碳足跡核算中,其原因仍然是剩余電網碳足跡因子缺失導致的環境權益“雙重計算”問題。對此,劉漢元主席建議,建立健全符合國際標準的中國綠證體系,加強國際磋商,推動中國綠證的國際認可;同時建議國家生態環境部發布并動態更新全國、區域、省級的剩余電力混合碳足跡因子,并出臺配套使用標準,確立綠證在產品碳足跡核算中的應用方式并爭取國際認可。
四川衛視
全國兩會期間,四川衛視推出專題報道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協同推進降碳減污,加快社會經濟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四川是清潔能源大省,是西電東送和川氣東送的重要送出地,如何因地制宜,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走出低碳發展新路徑,是大家關注的焦點話題。在推進清潔能源發展的同時,四川各類新能源項目正在加速推進。如何推動四川新能源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劉漢元主席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以四川的資源稟賦來講,有條件通過風光水的互補,使四川的能源優勢形成全國的比較優勢和全球的比較優勢,持續支持、支撐這些行業繼續引領發展。
《中國日報》
3月6日,《中國日報》聚焦劉漢元主席兩會建議,推出了《劉漢元建議:設立十萬億股市平準基金和十萬億樓市穩定基金》報道。報道中,劉漢元主席表示,當前,我國經濟面臨較大的通縮壓力,促消費、擴內需是首要任務,提高居民收入是破題關鍵,提振股市、穩住樓市是重要著力點。通過設立兩大基金,給予市場明確的積極信號和信心,有的放矢向股市、樓市注入活力和流動性,有效刺激并帶動股市上漲,推動樓市“止跌回穩”,同時引導市場長期通脹預期錨定在與GDP增速匹配的合理水平,助力我國經濟適度較快增長,讓老百姓錢袋子鼓起來,能夠消費、敢于消費、樂于消費,不再持幣待購和觀望。
《經濟日報》
3月6日,《經濟日報》以《全國兩會:劉漢元代表建言構建中國主導的供應鏈ESG審核標準體系》為題,聚焦劉漢元主席兩會建議。在報道中,劉漢元主席表示,歐美等發達國家的ESG標準制定和認證單位因背景不同,在標準的系統性、完整性、有效性和一致性上差異較大,增加了中國企業遵循標準的成本和難度。隨著近十多年能源轉型推進,中國企業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顯著提升,全社會對ESG的認知和接納程度也不斷提高,為建立符合國情的ESG認證和標準體系創造了有利條件。在此背景下,構建一套既貼合中國國情與企業發展現狀,又能在全球產生廣泛影響力的供應鏈ESG審核標準體系迫在眉睫。
自1998年九屆全國政協一次會議開始,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已連續28年參加全國兩會。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劉漢元主席履職盡責,建言資政,積極為中國民營經濟和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鼓與呼”,相關合理建議受到《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國新聞社、人民網、新華網、《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證券報》、《證券日報》、彭博社等百余家國內外主流權威媒體的專題聚焦。
2025 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劃之年,更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站在新起點,在劉漢元主席帶領下,通威集團也將繼續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理念,深耕光伏產業,以實干展現新作為,靠實干交出新答卷,為全球能源轉型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積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