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8
3月26日,被譽為水產界“達沃斯”論壇的2025第九屆中國國際水產科技大會在成都通威國際中心隆重舉行。本屆大會上,全球行業大咖、專業學者、企業代表匯聚一堂,共話行業趨勢、共享研究成果。現場主題演講聚焦行業痛點難點,分享優秀經驗,展示創新技術,全程干貨滿滿,好評如潮,讓我們帶您一起回顧!
世界水產學會原主席、比利時皇家研究院院士
Patrick Sorgeloos作主題演講
世界水產學會原主席、比利時皇家研究院院士Patrick Sorgeloos作《全球水產養殖系統的發展趨勢與研究方向》主題演講,分享展示全球漁業發展的創新技術和研究成果。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浙江海洋大學黨委書記
嚴小軍作主題演講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浙江海洋大學黨委書記嚴小軍作《大黃魚品質評價及打分表研制》主題演講。嚴小軍書記表示,大黃魚品質等級劃分趨于成熟,但精細化有待提高,當前面對市場上品質參差不齊的現象,亟需更加精細的等級劃分,建立客觀分析方法、研制百分制的品質打分表,可輔助科學的價格決策。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二級研究員
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
朱健作主題演講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二級研究員、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朱健作《科技賦能,引領大宗淡水魚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主題演講,并表示,水產食品在糧食安全、營養和生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水產食品生產體系為保障全球糧食安全、促進減貧、社會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提供了解決方案。要把握新形勢新要求,加強全產業鏈技術集成轉化,提升漁業現代化水平,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根基。在“十五五”科技需求基礎上,謀劃產業發展方向,加快漁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院長
艾慶輝作主題演講
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院長艾慶輝作《生物技術在水產飼料中的運用》主題演講,并分析了水產飼料行業的現狀和挑戰,分享了生物技術在水產飼料中的應用和趨勢。艾慶輝院長表示,通過多技術的聯合運用,可減少養殖成本,提高養殖效率;深入挖掘并優化合成生物技術,促進其在水產飼料中的進一步應用,用“小”生物撬動“大”產業。推動行業共創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水產養殖新模式。
中國藻業協會副會長、微藻分會會長
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所長
秦松作主題演講
中國藻業協會副會長、微藻分會會長,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所長秦松作《中國微藻產業為愛出發的技術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實踐》主題演講時表示,隨著微藻產能的不斷提升, 實現微藻生物質的精準應用成為微藻產業的重要發展目標。目前,絕大部分微藻被用作食品、功能食品、水產餌料或飼料等。通過整合微藻新資源、新概念、新技術、新產品“四新”優勢,不斷突破創新,筑牢產品的質量底線。與此同時,中國微藻正走向世界,通過輸出成熟度高、落地性強的技術模式,服務于“一帶一路”倡議國家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
飼料加工與質量安全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
薛敏作主題演講
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飼料加工與質量安全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薛敏作《原料加工特性數據庫與飼料工業互聯智通》主題演講時表示,飼料糧消費比例占糧食消費總量的53%,飼料糧安全關乎國家糧食安全,聚焦“提質提效、開源增料”,實現玉米豆粕減量替代,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同時,“中農科·龍騰”飼料配方工業軟件數據庫成功研發,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提高飼料利用和養殖效率,保障糧食安全和數據安全具有重要現實作用和戰略意義。
華中農業大學副校長李大鵬作主題演講
華中農業大學副校長李大鵬作《中國養殖池塘水質變遷與綠色發展》主題演講時表示,科學合理地開展水產養殖活動(養殖模式、養殖品種、養殖管理等)不會對水體造成負面影響。通過水面架設浮床,形成“水上種植,水下養魚”的循環池塘種養方式,實現池塘內物質循環利用,達到凈化水質、減少病害、提升品質、漁民增收的效果。綠色發展成為水產養殖業的核心理念,發展綠色水產養殖,可減少土地和水資源使用。
通威農發水產研究所所長米海峰作主題演講
通威農發水產研究所所長米海峰以《通威農發技術體系建設與創新》為題作主題演講。米海峰所長表示,通威從技術管理的業務邏輯與數字化邏輯出發,整合采購、技術、生產和市場資源,通過相關數字化系統與模塊,將研發、原料、檢測、配方、生產、養殖效果、競品分析等業務鏈條打通,將業務數據沉淀于產品數據中臺,實現產品前端到后端數據全在線,推動“成本最低、質量最好、養殖效益最優”的產品戰略落地,以科技引領,助力實現美好生活。
大會現場嘉賓云集
2025年是中國國際水產科技大會成功舉辦的第九年,匯聚全球智慧,持續創新開拓,為全球水產人搭建了學習交流的專業平臺。大會秉承初心,砥礪前行,加快培育水產新質生產力,推動我國由水產大國向水產強國跨越,為全球糧食安全和人類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