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0
作者:張磊
近日,英國鋼鐵公司British Steel,宣布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計劃最早在今年6月關閉兩座高爐,這一決定意味著,英國持續150余年的鋼鐵生產歷史或將畫上句號。
英國鋼鐵公司關閉高爐
英國,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發源地,即將徹底失去原鋼生產能力,傳統煉鋼高爐不僅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全球減排低碳發展背道而馳。在全球氣候變化日益嚴峻的當下,綠色能源轉型已是大勢所趨,全球各國正在加快能源轉型步伐。
1
歐洲各國決心轉型
零煤時代終將到來
2024年9月30日午夜,英國最后一家燃煤電站——拉特克利夫昂索爾發電站正式關閉,標志著這個引發工業革命的國家結束了142年燃煤發電的歷史。這一里程碑事件使英國成為七國集團(G7)中首個停止傳統燃煤發電的國家,展現了其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決心和行動。
拉特克利夫昂索爾煤電站關閉
2025年4月1日,芬蘭關停最后一座煤電廠,標志著該國比原計劃提前四年實現全面淘汰燃煤發電的目標。環保運動組織 “超越化石燃料”指出,芬蘭的煤炭退出“接近完全”,2040年將結束所有燃燒。
芬蘭煤電廠關閉
近幾年,全球推進綠色能源轉型勢不可擋,多國已用實際行動表達“綠色”決心。英國、芬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冰島、瑞士、馬耳他、盧森堡、比利時、瑞典、奧地利、荷蘭等歐洲各國相繼關停煤電站,正大步邁向零煤時代。
2
匯聚全球之力推動產業發展升級
4月8日,國際能源環境智庫Ember發布的2025年《全球電力評論》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清潔電力占比首次突破40%,達40.9%,創造了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最高紀錄。這一成就標志著全球能源轉型邁入新階段,而中國在其中貢獻了超半數新增清潔電力,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關鍵推動力。
通威高效組件智能制造生產線
十余年來,我國光伏產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麥肯錫對中美兩國各產業競爭力進行對比研究,認為我國光伏產業領先于美國,也同樣領先于德國、日本、韓國,在全球具有領先優勢和較強的話語權。從市場占有率看,我國光伏產業占據了全球超過85%的市場份額;從產能規模來看,中國的高純晶硅、硅片產能占全球的比重超過95%,電池超過90%,組件超過85%,且自動化、智能化及產品質量等各方面,均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國際能源署發布新聞公報,呼吁各國制定明確計劃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以實現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增至3倍的全球目標。公報強調了我國對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所作的貢獻。在目前國家自主貢獻明確設定的2030年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目標中,我國貢獻占90%以上。
3
通威助力全球能源轉型
展現綠色企業使命擔當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曾表示,70年代、80年代到現在全世界是化石能源、石油時代,未來的人類會進入清潔能源時代,無論是清潔能源時代的產業規模、市場的國際占有份額還是推動能源轉型的力度,中國都毫無疑問走到了前列。
劉漢元主席表示,在“新三樣”中,光伏產業實現能源生產方式的完整改變;新能源汽車實現交通方式的最大轉型;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匹配解決能源轉型過程中的不穩定問題。當這三個行業聯手,將會改變人類能源利用方式、生存發展形勢,使人類從原來的煤炭文明、石油文明轉變成可再生能源發展新時期的文明。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的資金、項目、產品、人才走出去,會形成一個面向全人類的巨大市場,支撐中國經濟持續向好,并贏得全人類的尊重和經濟競爭的領先優勢。
通威東營“漁光一體”生態園
作為中國光伏企業代表,在加快推動能源轉型的路上,通威深耕光伏十余年,已成為全球新能源產業的核心參與者和主要推動力量之一。通威高純晶硅產能超過90萬噸;電池片年產能超140GW,連續8年出貨量全球第一;高效組件產能85GW,出貨量躋身全球TOP5,光伏產品遠銷海外70余個國家與地區;在終端環節,全球首創“漁光一體”發展模式,將傳統養殖與光伏發電相結合,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為鄉村振興提供“通威方案”。
面對未來發展,光伏和儲能行業作為先進制造業的代表,既是推動能源變革的重要引擎,也是助力我國“雙碳”目標實現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推動光儲融合發展的代表性企業之一,通威將以更大力度推動新能源行業的高質量發展,為推動我國能源轉型、筑牢能源安全和構建清潔美麗世界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