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7
作者:四川新聞網
35年來,通威不僅見證了中國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進程,同時,劉漢元主席引領通威集團不斷創新、不斷跨越,現已發展成為以農業、新能源為雙主業的跨國集團公司。回顧2016,通威更是碩果累累,光伏產業全線貫通,“漁光一體”模式持續推進,為推動我國現代漁業及新能源發展貢獻了積極力量。
三十多年通威一直穩健前行,劉漢元主席帶領通威越做越強的秘訣是什么? 從傳統農業到高端新能源產業,通威為什么要“跨”?融合了現代水產和太陽能光伏兩大產業的 “漁光一體”創新發展模式取得了哪些成效、解決當前霧霾有什么意義?新的一年如何帶領通威集團“擼起袖子加油干?四川新聞網針對系列問題對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進行了專訪。
談秘訣
仰望星空 腳踏實地
劉主席指出,三十多年的時間,中國經濟發展的速度大家有目共睹,現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總量大國。在這樣宏觀的背景下,對企業發展來講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就如同開車理論,車況好我們可以快一點,既不能被別人甩在后面,又不能發瘋似地狂飆,發展也是一樣,我們要積極,但是不能冒進。在劉主席看來,穩健是企業最重要的生命力。科研技術人員出身的劉漢元主席,對企業管理有著過人的睿智和理性,也不失激情,堅持創新引領企業發展。
談變革
內心驅動 心系大眾
劉主席指出,在80年代,四川每年只有三至五萬噸水產品,換句話說四川每人平均一年只有半斤魚,對于做水產的人來說行業有機會,肩上有責任,在此背景下驅動我們去搞科研搞發明。而現在我們不缺水產品,我為什么還要繼續做水產?劉主席告訴記者,這就是人們一直所說的過去三十年解決量的問題未來三十年解決質的問題。從源頭上解決養殖安全問題,使養殖過程更綠色,讓大家吃得更放心,這是世界共同的愿望。
對于進軍新能源產業,劉主席表示,我們在進入行業以前一直在討論,過去五千年和我們現代文明變革之間的關系,再展望分析未來能源的出路在哪里。我們分析后覺得能源的根本出路,一定在于以光伏發電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應用,人類到那個時候可以接近零成本、零排放、零污染的取得我們人類所需的全部清潔能源,支撐我們的發展。劉主席表示,當環境已無法承受當前社會發展的能源消費方式時,就需要對它進行變革,我們搞企業搞研究,想清楚了后就要帶頭干。最終,內心的驅動,改變環境的源動力就帶領通威跨入了這個行業。
談創新
“漁光一體”實現“雙綠色”發展
2016年,通威太陽能的晶硅電池片產量已經躍居全球第一,劉主席指出,目前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已成為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新興產業之一。而通威在全球首創的“漁光一體”創新模式,將光伏發電和水產養殖有機結合,通過在水面上架設太陽能光伏組件,水面下養殖魚蝦等水產品,達到水產養殖和光伏發電協同發展。每畝每年能輸出5萬-15萬度電,相當于10-30噸石油的等效能量。“漁光一體”不但做到了兩大產業的跨界整合,而且還沒有改變土地的原有性質,更沒有占用寶貴的土地資源。讓水產養殖向規模化、集約化、智能化發展,真正實現“魚、電、環保”三豐收,整個養殖過程帶來綠色水產品和綠色能源的雙發展。
談霧霾
留住青山綠水 白云藍天
霧霾對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對于國民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脅,而大家對于霧霾產生的原因或許有不同的觀點。劉主席指出,目前,煤炭占我國一次能源消耗的60%以上,全球近一半的煤炭在我國燃燒,成為了廢氣和粉塵的主要來源之一。此外,2016年我國機動車保有量已達到了2.85億輛,尾氣的排放也進一步加重了空氣質量的惡化。在此背景下采取的系列減排、壓產、限行等等各種措施都只能減緩、減輕排放,但無法從根本上消除霧霾。現在人們大多都在抱怨霧霾,卻沒有想清楚霧霾產生的根本原因,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霧霾。劉漢元主席表示,國家應大力發展光伏新能源產業,才能從根本上破解霧霾之困。
“留住青山綠水、白云藍天”是劉主席的夢想,他呼吁國家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大力發展光伏產業。他強調,用太陽能發電來驅使我們前進,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最佳選擇。
談未來
“擼起袖子加油干”
2016年,通威集團新能源產業頻頻發力,通威旗下永祥股份已形成多晶硅2萬噸產能,經過技改,目前產量位列全國第三位,西南地區最大。在產業鏈中游,通威太陽能(合肥、成都)公司已實現3400MW太陽能電池片和500MW太陽能光伏組件產能,已成為全球出貨量最大的晶硅電池片生產單廠。
過去一年,通威農業、新能源板塊高效協同、優勢互補、逆勢成長,雙雙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新的一年如何帶領通威集團“擼起袖子加油干”?劉主席表示,“擼起袖子”是對常年浸染于市場大環境的群體的深化解讀,如果長時間將“袖子”放下來,你就可能會遠離這個市場,甚至被市場排擠在沙灘上面。他指出,“發展才是硬道理” 這句話驅動了中國歷史車輪幾十年的快速發展,到今天仍然具有現實意義。GDP讓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而GDP也使中國人在霧霾中困惑起來。他強調,未來應找好方向、堅定步伐,使GDP更健康、更綠色增長,讓環境更安全。
除此之外,2017年兩會召開在即,作為一個已經參加了十多次全國兩會的“老委員”、關注民生和經濟發展的民營企業家,劉主席十多年來前后共提交了提案、大會發言 100余份。據劉主席透露,今年將繼續提交關于光伏產業發展、電力體制改革方面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