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04
作者:中國消費者報
圖:為了我們的美麗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很關鍵。
3月5日,2013年“兩會”將在北京隆重啟幕,作為“兩會”的“老委員”,全國政協常委、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將第六次提交有關大力發展光伏產業的提案。劉漢元表示:“之所以持續多年提交與光伏產業有關的提案,除希望國家出臺相關政策推動行業在一個規范的、有序的環境中發展外,更重要的是希望通過大力發展光伏產業實現能源消耗的遞減,從而促進環境改善。”
2008年的“兩會”上,劉漢元曾提交《加快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 構建國家能源安全供應體系》提案,被評為優秀提案,也是唯一一份直接涉及國內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具有高度前瞻性和強烈現實意義的優秀提案。2012年的《加快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構建國家能源安全供應體系》提案,再次從全國政協會議上2.8萬份提案中脫穎而出,成為281份全國優秀提案之一。
參政議政15年來,劉漢元立足企業發展實際,深入市場,深入群眾,實地調查,收集情況,同時進行深度分析和研究,先后提交了《光伏產業是帶動經濟走出金融危機的火車頭》、《充分利用西部光伏資源 加快建設我國新能源基地》、《各種新能源比較研究與我國新能源戰略選擇》、《加快新能源產業發展 支撐我國和平崛起》、《進一步加快國內光伏市場發展》、《國內光伏裝機容量亟待進一步擴大》等針對性強,建議具體的提案,這些“真知灼見”為國家相關政策的形成、出臺、施行、完善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2012年6月,由劉漢元與西南財經大學能源經濟研究所所長劉建生耗時一年多聯合著述的《能源革命:改變21世紀》一書,再次向世人展現了劉漢元先生關切能源發展的“大情懷”。“如果光伏產業得不到有效扶持和發展,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而來的,將是能源消耗持續甚至可能呈幾何倍增長,我們的環境將面臨急劇惡化的危險。”劉漢元一再強調,如果我們現在有機會卻不盡到責任和義務去推動某些東西向好的方面發展,將來一定會后悔。
為了印證自己的觀點,劉漢元進一步介紹說,2012年,我國能源消耗已超過37億噸標煤,占全球能源消耗總量的20%以上,未來幾年將是我國經濟升級轉型的關鍵階段,按照近年來的高速增長態勢,我國年度能源消耗不久將突破40億、50億噸標煤。逐年攀升的巨量煤炭消耗,以及化石能源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給我國和全球生態環境帶來的巨大威脅,尤其是近期在北京等我國中東部地區出現的大范圍霧霾天氣,導致我國空氣質量持續下降,全國數十個城市空氣質量長時間處于“嚴重污染”級別,這樣的環境現狀亟須得到有效改變。
劉漢元指出,無論從全球可持續發展下面臨的國際道義,還是從我國自身的根本利益考慮,尤其是節能減排、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與和平崛起的內在要求出發,我們都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更迫切也更有條件和優勢加快光伏產業發展。未來5-10年,雖然國家對污染企業進行暫時性關停有助于環境的改善,但這僅是權宜之計,無益于我國生態環境的根本改變,只有徹底改變以煤炭、石油為主的能源結構,大力發展太陽能光伏發電這一最經濟、最清潔、最環保、可永續的人類理想新能源,才能從源頭上有效緩解并根本消除霧霾,才有希望從根本上解決我國污染和碳排放問題,從而確保我國環境安全,建設美麗中國。
(何 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