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19
作者:中華工商時報
由全國畜牧總站、中國飼料工業協會、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以“水產養殖與食品安全”為主題、以科技創新為主線的“當前行業形勢報告會暨2009通威科技論壇”日前在成都召開。據主辦方介紹,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加劇,2009年整個養殖業和飼料工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正在發生著深刻變化,市場波動性不斷加劇,養殖業和飼料工業發展的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此次會議旨在幫助廣大農牧企業和廣大養殖戶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破解發展難題,堅定并提振發展信心,強化對養殖前沿科技的應用、推廣和普及,以科技的力量應對當前嚴峻形勢,促進整個農牧產業繼續保持穩健健康快速的發展勢頭。
中國飼料工業協會會長白美清在講話中強調:要正確認識世界金融危機對我國飼料業的影響。盡管全球經濟可能還會有一段低迷期,但中國企業要樹立信心,發揮優勢,打贏這一仗。他指出,要立足當前,準備明天,把握未來;飼料行業要用科學來應對當前危機,在危機中謀求發展,早日成為世界飼料強國。為此,要調整產業結構,向以安全為核心的生態飼料發展,生產安全優質的飼料,讓消費者吃上“放心肉”。要在添加劑、配方上下工夫,爭取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更要吸取三鹿奶粉的教訓,在添加劑上要走正路不要走邪路,同時,要推廣飼料及養殖全程產業鏈。此外,還要在危機中抓好資產重組,做強做大企業,并抓好人才儲備。
農業部畜牧業司副司長陳偉生就畜牧業當前形勢作了報告。他指出,生豬生產增長趨緩,價格持續下行,活豬價格已跌破12元/公斤的盈虧點,養豬虧損面加大。但可喜的是,近兩年規模養殖上去了,種豬質量有所提高;蛋雞價格已經回升,但面臨新的調整;奶業仍處于“寒冬”,企業收奶下降,奶牛存欄減少,但今年一季度大企業進口奶牛并未減少,說明他們正在為奶業的復蘇做準備;飼料業今年一季度產量同比下降6.3%,環比去年四季度下降15%,企業兩級分化加劇,月產量萬噸以上的企業產量增加,中小企業逐漸退出。他透露,出于食品安全考慮,有關部門對飼料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通威股份董事長劉漢元就現代農牧產業鏈條的整合打造作了“延伸農牧產業鏈條,推進行業快速發展”的專題演講。他談到,中國農牧產業長期以來以散養為主的養殖方式和分散經營的傳統模式逐漸制約了整個產業進一步迅速發展,傳統產業模式之下存在著諸如終端產品質量安全形勢不樂觀、抵御災害和突發性事件能力不足、養殖水平低、觀念落后和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他認為打造現代農牧產業鏈條是整個產業的必然趨勢和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