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將向漁業養殖延伸
2006-03-10
作者:《中國證券報》
全國政協委員、通威股份董事長劉漢元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通威無意進行產業多元化擴張,而是計劃延伸其魚飼料產業鏈,進軍漁業養殖。他同時建議,國家應從政策上鼓勵農業龍頭產業的發展,實現工業反哺農業,帶動農民增收,這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有效途徑。
他表示,通威不會進行盲目的產業多元化,而將繼續專注自己的領域,做好產業鏈的有效延伸,為此通威將在近期擴大其在漁業養殖方面的市場占有量,打造以通威命名的品牌魚。他透露,通威計劃是在未來三五年內,其在水產品領域與其飼料的市場占有率一樣,擁有全國30%的市場份額,以此保證未來通威主業收入保持在至少50%以上的增長率。
針對新農村建設和三農問題解決,通威今年提出了“全國萬家重點客戶共同成長計劃”,并采取“龍頭企業+金融機構+政策機制”的三農問題解決模式。在該模式中,金融機構以信用貸款形式投入農業發展資金;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則作為加工中心、信息中心、服務中心和科技中心,對農戶實施全方位的帶動;農戶則在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龍頭企業的技術、服務支持下以養殖為基礎。在三方充分合作的情況下,優化農戶資產和資金管理,并引入健全的財務管理辦法,達成相對穩定的利益共同體,由此為解決“三農”問題找到一個嶄新的突破口。在這個三方合作的模式中,各方須抓住重點,分清利益主體,理順相互關系,銀行做銀行的事情,企業做企業的事情,農戶做農戶的事情。
他進一步解釋,通過公司、農戶和金融機構三方的密切配合,利用金融機構的資金優勢,利用企業自身的技術、市場、管理和服務優勢,幫助農戶集中有限的資源來進行高效的養殖、種植、加工。這些措施將有助于優化農村經濟結構,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降低農戶的經營風險,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促進農村經濟健康良性發展,最終為三農的問題的解決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撐,從而使農村經濟的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此外,他還建議,國家應從政策上鼓勵并大力扶持一批水產龍頭企業,讓龍頭企業去牽引、組織、整合農村資源,了解市場需求,為廣大農戶提供服務,把農民從松散、沒有組織的群體變成相對緊密、相對有組織的生產單位,延伸產業鏈條擴廣大農戶生產規模,增強農民的抗風險能力,以滿足農村10年甚至更長時間發展需要。
他表示,通威不會進行盲目的產業多元化,而將繼續專注自己的領域,做好產業鏈的有效延伸,為此通威將在近期擴大其在漁業養殖方面的市場占有量,打造以通威命名的品牌魚。他透露,通威計劃是在未來三五年內,其在水產品領域與其飼料的市場占有率一樣,擁有全國30%的市場份額,以此保證未來通威主業收入保持在至少50%以上的增長率。
針對新農村建設和三農問題解決,通威今年提出了“全國萬家重點客戶共同成長計劃”,并采取“龍頭企業+金融機構+政策機制”的三農問題解決模式。在該模式中,金融機構以信用貸款形式投入農業發展資金;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則作為加工中心、信息中心、服務中心和科技中心,對農戶實施全方位的帶動;農戶則在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龍頭企業的技術、服務支持下以養殖為基礎。在三方充分合作的情況下,優化農戶資產和資金管理,并引入健全的財務管理辦法,達成相對穩定的利益共同體,由此為解決“三農”問題找到一個嶄新的突破口。在這個三方合作的模式中,各方須抓住重點,分清利益主體,理順相互關系,銀行做銀行的事情,企業做企業的事情,農戶做農戶的事情。
他進一步解釋,通過公司、農戶和金融機構三方的密切配合,利用金融機構的資金優勢,利用企業自身的技術、市場、管理和服務優勢,幫助農戶集中有限的資源來進行高效的養殖、種植、加工。這些措施將有助于優化農村經濟結構,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降低農戶的經營風險,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促進農村經濟健康良性發展,最終為三農的問題的解決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撐,從而使農村經濟的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此外,他還建議,國家應從政策上鼓勵并大力扶持一批水產龍頭企業,讓龍頭企業去牽引、組織、整合農村資源,了解市場需求,為廣大農戶提供服務,把農民從松散、沒有組織的群體變成相對緊密、相對有組織的生產單位,延伸產業鏈條擴廣大農戶生產規模,增強農民的抗風險能力,以滿足農村10年甚至更長時間發展需要。